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幼儿保育专业(770101)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保育专业(770101)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05月22日 14:11:59 访问量:2012

 

2022级幼儿保育专业3+2

 

 

(专业代码:770101 )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执    笔   人:               

企 业 审 核 人:              

处审核人:              

教学副校长审核:              

党总支审核(盖章):          

 

 

 

 

二 〇 二 月 修 订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幼儿保育    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我校负责前三年的培养,后两年对接对口高校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制3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技能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

接继专业

0-6

婴幼儿保育

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保育岗位

保育员资格证(中级)

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育婴师

专业特长等级证

学前教育

幼儿健康发展与管理

早期教育

说明:保育员(中级)和1+X幼儿照护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为必取证书,育婴师、专业特长等级证可根据学生特长及意愿选取。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立足于教育产业方向,对接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了解幼儿保育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面向幼儿园、早教机构等,能够胜任保育员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婴幼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五心”:关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2)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认同婴幼儿保育工作的专业性、独特性及其在婴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

(3)具有亲和力,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具有职业理想,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具有良好的言行习惯,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6)具有基本的英语能力,能借助字典阅读简单的英文资料。

(7)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应用技能。

(8)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9)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10)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1)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及时关注并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12)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有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13)具有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

(14)具有健康的体魄。

2.知识

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社会和科学文化知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具有日需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同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及职场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

(4)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6)掌握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

(7)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

(8)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

3.职业能力

(1)具有为婴幼儿创设整洁、舒适、安全的一日生活环境的能力。

(2)具有保管婴幼儿用品,并根据不同情况定期或及时对婴幼儿用品和环境进行保洁和消毒的能力。

(3)具有照护婴幼儿进餐、盥洗、睡眠、排便、出行等生活活动,并培养婴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能力。

(4)具有初步识别婴幼儿常见病症,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发病原因采取基本应对措施的能力。

(5)具有对婴幼儿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

(6)具有观察婴幼儿,及时发现并回应婴幼儿需要的能力。

(7)具有初步识别并应对婴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能力。

(8)具有训练0-3岁婴幼儿动作、语言,以及指导0-3岁婴幼儿认知活动,培养0-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等教育婴幼儿的基本能力。

(9)具有配合教师组织3-6 岁幼儿学习、运动、游戏等活动的能力。

(10)具有运用符合婴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与婴幼儿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表达能力。

(11)具有与家长、同事和其他社会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能力。

(12)具有制定保育工作计划、撰写保育日志以及进行反思总结的能力。

(13)具有配合教师进行语言、美工、音乐、舞蹈等方面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14)取得保育员初级或育婴员初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结构按照国家要求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 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四部分构成。公共基础课在国家规定课程外,补充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两门必修的综合课程。专业技能课有19门,主要学习有关学前儿童健康、发展心理、教育基础知识及应用,幼儿园保育、各类活动保育及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等课程;以及围绕幼儿保育教师辅助性的说、弹、唱、跳、画、做等基础能力训练的课程;选修课主要是加开书法课、幼儿教师礼仪奥尔夫音乐教法和蒙台梭利教法,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课。

截图202****1102316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及要求

1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具有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能够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以“红色故事分享会”的形式开展教学。

2

心理 健康 与职 业生 涯

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具有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能够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时代导航,生涯筑梦;认识自我,健康成长;和谐交往,快乐生活;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规划生涯,放飞理想。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以“主题+情境+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

3

哲学 与人 生

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具有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能够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以“主题+情境+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

4

 

 

职业  道德  与法  治

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具有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能够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领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遵循法律规范。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以“主题+情境+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

 

 

5

信息 技术

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等8个部分内容。拓展模块包括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杰制作等10个专题。

教学要求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跟学生的职业接轨,渗透保育专业学生的信息化需求。

6

 

语文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包括语感与语言习得等八个专题的学习。职业模块包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四个专题的学习。 

教学要求

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7

数学

课程目标

获得未来工作和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吉表达世界。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二包括七个专题和若干数学案例。

教学要求

教学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要体现职教特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8

英语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等六部分构成。职业模块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进行开设。 拓展模块是记叙类、说明类、应用类。

教学要求

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应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9

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体能和健康教育;拓展模块一为运动技能系列,拓展模块二为选修内容,包括7个运动技能。

教学要求

教学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要注意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结合专业特色。

10

历史

课程目标

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判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共15个学习专题;世界历史包括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共11个学习专题; 拓展模块是专业特色课程。

教学要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历史学习与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11

自然科学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需要。

主要内容

了解力、热、光、声、电,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自然科学知识与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2

社会科学基础

课程目标

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实施素质教育

主要内容

本课程传授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

教学要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社会科学知识与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13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内容

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劳动教育与职业发展的融合,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二)专业基础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及要求

1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课程目标

学生能全面掌握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

主要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 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教学要求

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案例法来设计教学,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在教学中,以分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课程目标

掌握0-6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趋势;掌握幼儿幼儿的认知与语言的发展,能概述幼儿情绪、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保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0-6婴幼儿身体的生理的成熟与发展;0-6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发展;0-6岁婴幼儿认知与语言的发展;0-6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0-6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要求

用任务导向的方法、案例法来设计教学,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到婴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在教学中,以分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3

学前教育学

课程目标

掌握简单的学前教育的概念,了解“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知道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理念,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得原则,能结合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做好自己的保育辅助工作。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各国教育思想的流派;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和制度。

教学要求

运用任务导向的方法、案例法来设计教学, 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运用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到幼儿园的环境。以分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也可以在见习的过程中渗透教育学的知识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4

幼儿文学

课程目标

能够概述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具有赏读不同体裁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并达到保育员(初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幼儿文学知识;儿歌赏读;幼儿诗赏读;幼儿童话赏读;幼儿故事赏读;幼儿图画故事赏读;幼儿散文赏读;幼儿戏剧赏读。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项目教学,以任务为引领,创设婴幼儿文学作品演绎的学习情景。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培养职业情感,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5

幼儿教师口语

课程目标

掌握普通话发音的基本规律讲一口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能不流利实用口语进行表达,掌握讲故事、朗诵、演讲、交谈、辩论的技巧,能和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

主要内容

普通话语音训练;幼儿教师态势语训练;诵读训练;教育口语训练。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要渗透良好的语言沟通是保育员的素养,培养出一名能和幼儿谈心,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的保育员运用“SH”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6

声乐与幼儿歌曲演

课程目标

学生能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幼儿歌曲、简单民歌唱技巧,能自信的演唱幼儿园实用曲目,能欣赏各种风格的乐曲。

主要内容

五线谱、简谱的基础知识,视唱练习曲、唱歌的发生方法,儿童歌曲演唱和表演唱、中外优秀歌曲欣赏。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唱能力培养,与幼儿园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注重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7

键盘与幼儿歌曲演奏

课程目标

学生能具备简单儿歌的弹唱技巧,能自信的弹唱幼儿园实用曲目,能欣赏各种风格的乐曲。

主要内容

五线谱、简谱的基础知识,键盘基础知识、弹奏键盘正确姿势,常见节拍、节奏的练习。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弹唱能力培养,与幼儿园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注重弹奏和伴奏能力的培养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8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课程目标

掌握幼儿律动、幼儿园实用舞蹈及幼儿民族舞的基本特征,能保持良好的形体姿态;能表演常见的幼儿律动,辅助老师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主要内容

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芭蕾舞、古典舞身韵训练,幼儿民族舞;幼儿舞蹈律动;幼儿园实用舞蹈。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与幼保实际贴近的学习情景,侧重于学生形体的训练,以及幼儿园律动、实用舞蹈的学习,培养学生舞蹈艺术鉴赏能力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9

美术手工

课程目标

学生能够具备幼儿简笔画、幼儿泥工、幼儿折纸、幼儿玩教具制作、塑料结构玩具拼搭、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基本技能。

主要内容

简笔画绘制;纸工制作;泥工制作;玩教具制作;塑料结构拼搭;幼儿园环境创设。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项目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三)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及要求

1

托幼园所保育工作入门

课程目标

能够了解托幼机构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保育工作的内涵、保育工作的职责、素质要求和生涯发展情况;达到保育员(初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认识保育工作环境托幼园所;托幼园所组织管理;托幼园所人际沟通;保育人员生涯发展。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理实一体化学习场所进行小组学习。 教学过程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可以组织到幼儿园见习,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职业能力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2

幼儿生活活动保育

课程目标

学会幼儿进餐保育、饮水保育、睡眠保育、如厕保育、盥洗保育、来离园保育等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并达到保育员(初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幼儿生活保育认知;幼儿进餐保育;幼儿饮水保;幼儿睡眠保;幼儿如厕保育;幼儿盥洗保育;幼儿来园、离园保育。

教学要求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交叉进行。注重创设幼儿生活保育工作情景,组织到幼儿园见习。联系保育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加强考证方面的学习,以提高职业能力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3

幼儿教育活动保育

课程目标

能够进行幼儿集体活动保育及个别化学习活动保育。能协助教师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做好相应的教具、学具准备,并维护学习环境的清洁卫生。并达到保育员(初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集体学习活动的保育;个别学习活动的保育。

教学要求

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活动指导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在保育员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活动指导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4

幼儿园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课程目标

掌握婴幼儿常见急症的预防与处理、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以及托幼园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并达到保育员(初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婴幼儿常见急症的预防与处理;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托幼园所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

教学要求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创设婴幼儿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树立婴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5

幼儿保育综合实训

课程目标

梳理总结保育员在工作岗位上的所有内容,掌握保育工作中卫生管理、生活管理、辅助教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卫生管理、生活管理和辅助教学这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项目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流程,达到流程熟练化、规范化、科学化,结合考证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四)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及要求

1

幼儿教师礼仪

课程目标

掌握幼儿教师礼仪的特点、功能和基本原则,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提升个人魅力和素质,从而高效率地履行工作职责。

主要内容

服装礼仪;“四姿”规范;礼貌周到的拜访;热情周到的迎接访客;教师礼仪规范;各国礼仪文化;化妆小技巧。

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行动导向开展教学,遵循讲训结合,也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师范,可以举办礼仪大赛,以赛促教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2

 

奥尔夫音乐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或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素养、感觉(及情感体验)、表现、创编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参与的活动(说、唱、奏、动、听、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

主要

主要内容

在音乐、图画、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活动中,用听、说、唱、跳、奏、玩等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开发想像力,从各种音乐元素中,得到身体机能、思维、人际、自我认知、空间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幼儿园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注重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3

蒙台梭利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蒙台梭利理念的认知,理解蒙台梭利的理念,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理论功底,为学生的更好的为学生在岗位上能够观察幼儿、引导幼儿。

主要内容

学习蒙台梭利的理念、教具的使用、在幼儿园开设的情况,学会操作一些蒙台梭利教具。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蒙氏理念的理解,不急于操作教具,否则认识不够深刻会歪曲蒙台梭利教学理念的本身。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出发点,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实习

实习管理,让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了解企业文化,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作准备,使学生了解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和保育工作的一般情况,巩固专业思想,学生通过实习来巩固专业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幼儿保育技能证书训练的需要,可包括鉴定前培训、幼儿园、托幼机构见习实习等环节,最后达到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专业实践,增强学生对生产或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増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  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学分

课程  学时

授课 周数

各学期教学周数及周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公  共   基  础  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18

2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18

 

2

 

 

 

 

 

3

哲学与人生

 

2

36

18

 

 

2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18

 

 

 

2

 

 

 

5

信息技术

 

4

72

18

2

2

 

 

 

 

 

6

语文

 

10

180

18

2

2

2

2

 

2

 

7

数学

 

10

180

18

2

2

2

2

 

2

 

8

英语

 

10

180

18

2

2

2

2

 

2

 

9

体育与健康

 

10

180

18

2

2

2

2

 

2

 

10

历史

 

4

72

18

2

2

 

 

 

 

 

11

自然科学基础

 

2

36

18

2

 

 

 

 

 

 

12

社会科学基础

 

2

36

18

 

2

 

 

 

 

 

13

劳动教育

 

10

180

18

2

2

2

2

 

2

 

小计

 

 

1260

 

专  业   基础课

 

1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4

72

18

2

2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4

72

18

 

 

2

2

 

 

 

3

学前教育学

 

4

72

18

 

 

2

2

 

 

 

4

幼儿文学

 

2

36

18

2

 

 

 

 

 

 

5

幼儿教师口语

 

2

36

18

 

2

 

 

 

 

 

6

声乐与幼儿歌曲演唱

 

10

180

18

2

2

2

2

 

2

 

7

键盘与幼儿歌曲演奏

 

10

180

18

2

2

2

2

 

2

 

8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10

180

18

2

2

2

2

 

2

 

9

美术手工

 

10

216

18

2

2

2

2

 

4

 

小计

 

 

1044

 

专  业   核心课

1

托幼园所保育工作入门

 

4

72

18

 

 

2

2

 

 

 

2

幼儿生活活动保育

 

4

72

18

 

 

4

 

 

 

 

3

幼儿教育活动保育

 

4

72

18

 

 

 

4

 

 

 

4

幼儿园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4

72

18

 

 

 

 

 

4

 

5

幼儿保育综合实训

 

4

72

 

 

 

 

 

 

4

 

合计

 

 

360

 

 

 

 

 

 

 

 

 

选修课

1

幼儿教师礼仪

 

 

 

 

 

 

 

 

 

 

 

 

2

奥尔夫音乐

 

 

 

 

 

 

 

 

 

 

 

 

3

蒙台梭利

 

 

 

 

 

 

 

 

 

 

 

 

小计

 

 

 

 

综合实训

校内见习

 

 

150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实习管理

 

 

540

 

 

 

 

 

 

18周

 

总计

 

 

3240

 

30

30

30

30

 

30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及河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2.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38人,师生比达到1:15,专任教师学历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6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5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3.对专兼职教师的素质要求

(1)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3)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4.专业师资情况

序号

项目

是否达标

1

专任教师

人数

26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比

35%

师生比

1:15

2

专业教师

人数

14

与专任教师人数比

66%

3

兼职教师

人数

2

与专任教师人数比

24%

4

双师型教师

人数

13

与专任教师人数比

50%

 

(二)教学设施

1.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本专业应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设施、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要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及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序号

类别

名称

数量

功能

1

教室

多媒体教室

20

日常教学

微格教室

1

教学模拟

2

校内   实训室

舞蹈实训室

2

  舞蹈基本功实训、幼儿舞蹈学习实训

数码钢琴实训室

2

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伴奏实训

钢琴实训室

32

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伴奏实训

绘画实训室

1

绘画基本功、简笔画、水彩画实训

手工实训室

1

剪纸、折纸等纸工实训、泥工实训、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实训、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训。

声乐实训室

奥尔夫教法

1

声乐基本功实训,幼儿歌曲学习实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训

保育实训室

1

保育员实操实训

智慧教室

2

学生模拟教学、智慧录课、互动课堂等

蒙氏教法实训室

1

蒙台梭利教法实训

计算机实训室

 

信息化教学实训

多功能厅

1

日常大型活动 舞蹈节目排练

3

校外   实训  基地

且直幼儿园

 

供学生校外实习

北京模树本苑幼儿园

 

供学生校外实习

北京北星幼儿园

 

供学生校外实习

北京蓝天幼儿园

 

供学生校外实习

2.我专业教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情况

(三)教学资源

1.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及河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对本专业的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进行合理、妥善配置。

2.对教材选用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以及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应按照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目录,选用相关专业教材,按时定量配齐。

3.对图书文献配备的要求

图书馆和阅览室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2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4.对数字资源配备的要求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学生用计算机达 1 台/7 人,教师用计算机达 1 台/1 人。

有中国教育科研网接口,学校总出口带宽不低于 100M;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教学场所均配备必要的多媒体设备。

5.我专业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与数字资源配备情况

序号

项目

是否达标

1

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目录,

选用相关专业教材,按时定量配齐

2

 

 

图书馆和阅览室

印刷图书生均40册

报刊种类90余种

教师阅览(资料)室座位数为专任教师总数的25%

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为学生总数的23%

学校图书馆配有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相关专业书籍及期刊

3

数字资源配备

学校具备中国教育科研网接口

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为每百生25台;                      

学生用计算机达 1 台/3人;                                 

教师用计算机达 1 台/1 人。

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                                        450M的有线带宽和1G的无线带宽。

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移动教学平台

数字图书借阅机

数字一体化智能校园管理与服务平台

 

教学方法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根据学科性质特点,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重在围绕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组织形态的“三教改革”,在教学模式上突出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案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园校网络互动教学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智慧教室,运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致力于打造数字化2.0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在课程安排的衔接上要考虑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注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取证的对标、课程与课程的衔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3.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倡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形成操作技能与职业规范相统一,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借助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4.组织好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教学进程,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比赛项目,制定比赛标准,组织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要加强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不断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5.将传统文化、职业文化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创新文化育人体系。在专业文化建设中突出体现职业特征和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特点;将职业道德、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学生德育体系中,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指引,让职业规范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保育师资人才。

(五)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既要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评价,也要对态度情感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技能水平,也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

1.学习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及导向和发展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辅的形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力量,使学习评价成为一个共同参与、多边互动、促进发展的过程。

3.学习评价形式多样化。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和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

公共基础课评价可采用口试、笔试相结合,单元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评价可采用笔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不同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评价形式和方法,如演讲、辩论、活动设计等方式方法。

4.学习评价标准多元化,采用绝对评价标准、相对评价标准和个性化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5.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实践操作过程是否达到具体工作要求进行,结果性评价可以根据工作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测试进行。注重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统一。

6.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六)质量管理

1.学校、专业部、教研组三级管理机构

实行三级管理机构,专业部是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单位,全面负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教研组是本专业的教学基层组织,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实施教学、教研工作。

2.教学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教务处、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专业部和教研组的多维度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听课、评课、评教、集体备课、教学检查,以及组织教师经验交流、教育培训等。

3.教学团队管理机制

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普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梯队,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共同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

4.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内部评价体系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与的社会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企业评价、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标 准。参照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制定课程教学及实训评价标准。关注对学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及专 业实践能力的评价,突出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能力、游戏组织与指导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

坚持评价主题,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以任课教师评价、实训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吸收幼儿园参与。

依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学科单元单项过关评价记录表》评价学习过程,用《学科期中期末评价记录表》评价阶段性学习结果,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精心设计评价学生出勤、纪律、学习、能力四方面的《学生学分银行记录表》,制定单项和单元过关、期中和期末考核、毕业考核标准,考核釆用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理论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水平。

  1. 教学质量检查

加强对课程教学及时间环节的质量监控,教学日常检查实行周统计、月评比、年表彰的形式有序进行。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出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科教学评价表》、《教师教学过程性档案检查评价记录表》等评价标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6.见习实习管理机制

依托校企合作,对学生见习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行学校与专业部双重负责机制。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见习实习领导小组,做到双方层层有专人负责。见习实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见习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及考核评价,并共同制定计划,开展见习实习。

九、毕业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素质,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1.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4.实习管理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5.符合学校的有关毕业要求。

十、转段测试

按照“把好两端、规范中间”的原则,严把学生入学标准和毕业质量两个关口,规范学段管理。中高职“3+2”分段培养前3年在中职学校,执行《幼儿保育专业“3+2”分段管理标准》和学生待遇标准;后2年在高职院校,执行《学前教育专业“3+2”分段管理标准》和学生待遇标准。

成立转段测试组织机构,认真落实转段测试工作。学生转段必须参加转段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报备省教育厅学生处和XX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未参加转段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学生按中职毕业生对待,报备当地教育(人社)主管部门。

XXX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幼儿保育专业与XX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共同制转段管理细则和转段测试方案,形成各学科转段试题库。严格落实转段测试各项规章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并对违反转段测试纪律的学生进行处理。转段成绩合格的学生顺利进入XX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

 

 

  • 附件(1个)
  • 幼儿保育专业(770101)人才培养方案.docx (140kb) 下载
编辑:左桂林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兴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乡前雾灵山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